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队伍»

农业环境监测与评价

【字体:

一、研究方向

1.产地土壤植物指标监测与快速检测技术研发;

团队针对检测研究所检测任务,自主或与其他单位协同研发、培训快检技术。

(1)粮食:粮食中生物毒素、重金属联合快速检测;

(2)土壤:重金属快速检测;

(3)植物:毒素、重金属快速检测;

快检试剂盒,开发、培训并应用推广。

2.农业环境水土气生长期监测
1建立内蒙古不同类型草原长期监测数据库

团队根据相关监测指标建立不同类型草原监测数据库,由内蒙农科院基准站、其他盟市农科院标准站共同对草原的土、气、生等生态环境指标进行长期性、基础性数据监测,将数据录入以形成持久性、系统性数据库。草原生态面临着巨大压力,遏制草地退化趋势,恢复草原生态,成为当地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建立数据库平台可准确、全面掌握内蒙古地区不同类型草原生态状况,为防止草原生态退化,推进草原生态文明建设,促进草原合理利用提供基本保障,对内蒙古建设各类类型草原生态安全屏障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不同类型草原气象数据收集

气候中生物温度、年降雨和蒸散率变化等因素对草原植被的生育和生物量等都将产生较大影响。每年研究团队对监测点进行温度、湿度、降雨、降雪、风速、太阳辐射等指标收录并将数据录入数据库同时进行与养分相关性分析,明确长期气象指标变化对草原生态环境产生缓慢影响,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提供数据支撑。

3)不同时期不同类型草原微生物多样性变化

土壤微生物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土壤中物质转化的动力,作为分解者参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草原在返青期、生长枯萎期进行牧草土壤0-20cm微生物多样性的测定,明确不同地区微生物的多样性特征和其活动对草原生产环境综合评价,揭示土壤形成发育的限制和趋向、物质循环和肥力演变,为进一步研究氮碳循环库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4)不同类型草原不同利用方式下生产力、牧草品质、土壤理化指标变化研究

不同类型草原返青期、旺盛生长期、枯萎期的土壤pH氮、磷、钾、容重和牧草产量、主要建群种牧草中氮、磷、钾、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等指标变化进行分析建立土壤质量变化形成基础性长期性数据库同时,分析草原生产能力、牧草品质长期动态变化

5)不同类型草原土壤、牧草优势建群种风险因子状况分析

通过对返青期、旺盛生长期、枯萎期不同类型草原主要优势建群种、土壤中抗生(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重金属(铅、镉、铬、砷、汞)等风险监测、汇总、分析,明确长期环境变化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牧草质量及畜产品质量提升我国草地可持续利用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二、团队成员

团队共计9人,其中正研1名,副研究员3人。

团队首席:狄彩霞,博士、副研究员。

人员组成:高天云、李秀萍、任超、骆洪、尹鑫、栗艳芳、李宝贺、臧博宁

三、创新成果

(1)承担国家农业环境四子王观测实验站基础建设项目,农业部,国家级,经费1560万元,建设样品库300平方米,道路修缮及仪器采购1200余万。

(2)承担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创新基金“农畜产品风险评估技术”,内蒙古自治区农科院创新基金,省级项目,经费110万元

(3)承担有机肥对农产品品质影响风险评估项目,农业农村部委托项目,国家级项目,经费55万元。

(4)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项目“西部牧区主要牧草(群落)耗水规律与草地节水优质高效灌溉制度研究”,国家级项目,经费10万元。

(5)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项目“西部牧区草地节水的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体系研究”,国家级项目,经费10万元。


版权所有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版权所有蒙ICP备11004172号-1

通讯地址: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昭君路22号 邮编:010031 电话:(0471)5900262

电子邮件:sfcnmnky@sina.com 传真:(0471)5900262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